一年之前,处于大二上学期的我获得了校谭国玉奖学金,当时也没想过自己能在一年之后的大三上学期获得国家奖学金。从大一上学期的迷茫到大一下学期的醒悟,再到大二一整个学年的奋斗,我从一个成绩摆尾巴的差学生,逆袭成为了大二两个学期的专业第一(学习成绩和综合成绩)。总结我个人的经验,“初心”是一路走来的关键,而我学习的初心就是收获知识,提升自己。
我很喜欢我的专业社会学,我很开心自己能体会到被知识充实的感觉,因为喜欢,所以才有动力去学习。除了提高上课的效率,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之外,课后多思考,和老师多交流,多问一些自己真正不理解的问题,从宝藏老师的身上挖走智慧的矿石“据为己有”,是真的可以体会到自己看待社会的视角在日渐多元化与深刻化。我有的时候会觉得,即使分数可能无法体现我真正获得的知识,但是我学到了新的东西就会很开心,这种人生体验自己心里清楚就好。而高分、奖学金、评优资格、评优条件等功利的东西,可能认真学习可以得到,也可能即使付出了努力也没办法得到,但是只要我感觉自己已经有质的收获与进步,量的得失与否也就不是十分重要了。
我在大二下学期曾经写过一封给社会学的表白信:
“我这辈子最幸运也是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踏进了社会学的大门,毕竟在填志愿的时候第一次知道还有社会学这个专业。到了哈工程,我在社会学的大门外徘徊了一年多,现在已经在慢慢爬上那座高高的门槛了,时时刻刻在为入门社会学而努力,不敢放松和懈怠。在这期间,无论是知识还是见识,亦或是思考方式和思想深度,感觉都已经不再是高中刚毕业时的我了,这两年的学费没白交。
“老师曾经说过,学社会学最重要的就是要‘懂’,懂自己,也懂别人,别人不容易懂怎么办?那就需要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去构造和理解与自己惯常理解不同的社会;老师还说,我们要阅读两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前者为书本,后者为我们的社会。社会中的人、事、现象、问题都需要我们用专业的眼光去阅读,要静观社会,而非卷入其中,要有闲暇去思考,而非瞎忙。
“方法课上,除了老师教给我们的软件操作或者是访谈技巧之外,我还看到了方法之外的许多东西:为了提高我们社会统计学的水平而大改讲义的老师,为了让我们熟练掌握质性研究方法腾出课堂时间让我们锻炼能力展示自己的老师,为了让我们掌握初统顺利备考而主动提出设置答疑时间的老师,还有把生活中人人皆知的小事当作一道独特的风景和需要深挖社会意义的事件,并且将这种经历和经验分享给我们的老师……
“理论课,真的是对我三观的颠覆与重塑。无论是西方的理论还是中国的学说,一些观点竟然能让我在学习或阅读相关文献时偶尔灵魂受到触动而潸然泪下。社会学前辈们的那种人文关怀和价值情怀会让我觉得,如果不是因为深爱,怎么会如此用心和充满激情地去从事社会学相关的研究,并且做出了巨大的学术贡献?老师说,学术研究的过程就是社会学家们让自己情怀落地的过程,特别是看到一些中国社会学家们在战乱时期和动荡时期的努力与坚持,在打动我的同时,也让我更加坚定了社会学学术的这条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我的每一位老师在平时都会很有耐心地解答我每一次‘愚蠢’地提问,和他们交流沟通真的让我获益匪浅;指导科创的老师一遍遍地检查我的申报书和论文并且提了许多对我很重要的修改意见;还有上团课的老师,他说:‘我们所有的社会学专业课的老师,都愿意为了我们的学生,也就是你们,赴汤蹈火。’
“社会学真的是一门很神奇的学科,不仅能带给我知识,学好之后能更加透彻地看待这个社会,而且还能让我的心态更加平和,眼界更加开阔,懂得包容差异,懂得用逻辑思考问题,懂得用心去看待和感受周围的人和事,懂得感恩每一次的相遇,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留心处处皆学问’。因为社会学,我对哲学、经济、历史还有政治等学科也产生了兴趣,于是我的书架上也不局限于社会学专业相关的书籍。虽然我的学习能力有限,天资不够聪颖,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但是我还是希望可以努力解答自己所有的困惑,成为‘通才’是个遥不可及的目标,但是我也不希望自己只在社会学这一个坑里一直蹲着,偶尔从别的学科的视角看看这个社会,也是蛮不错的。”
一年多之后的本科毕业典礼只是一个象征符号,它只代表我的本科学业已经完成,至于我本科阶段到底学到了多少专业知识,提升了多少专业技能,思维发展到了什么样的水平,这些都是在毕业仪式之前的四年时间里一天一天积累下来的。考试分数,成绩排名,荣誉奖状,学位证书等等都只是外在的衡量指标,最重要的是自己心里清楚地感觉到四年本科的学习到底收获了什么。
我不希望自己两年之后脑袋空空学无所成地离开哈工程,我希望自己一直是一个努力追求卓越的人,我希望自己两年之后可以骄傲地说:“我是bat365登录入口社会学系出品的学生!”
那就,继续好好努力吧。